攻城器械是拆除城墙的关键单位,但其自身战斗力极低,需要主力部队采取针对性策略进行保护。最核心的方法是采用压秒触城机制,即精确计算行军时间使器械与主力几乎同时抵达目标。具体操作需根据敌方行军时间调整,例如敌方防守部队预计在15:26:07触城时,应将主力控制在15:26:06触城,通过微小时间差实现部队碰撞保护。若有多支器械部队,建议按器械-主力-器械顺序出征,并保持半分钟以上的时间间隔形成梯次攻击波次。

器械保护的另一重要环节是战场顺序控制。攻城时必须遵循先主力后器械原则,主力部队需优先清除守军或吸引敌方驻防火力,待防御力量被消耗后再投入器械部队。驻守部队的交战机制会优先攻击最后触城的单位,因此需确保器械不被置于行军序列末端。实际操作中可通过点击城池查看驻守部队剩余数量,动态调整器械触城时间,避免其暴露在敌方第一波反击中。

选择器械适性为S或A的武将能显著提升攻城值,而同阵营武将组合可激活属性加成降低战损。推荐优先选用物理系武将担任器械队成员,因其相较于智力型武将更具战场存活能力。器械部队兵力需至少与守军持平,面对高级城池时应保持1.5倍兵力优势以应对持续消耗。器械等级需匹配目标城池难度,通常6级城需15级以上器械将,10级城则要求25级以上。

可在其他战线部署佯攻部队分散敌方注意力,但需精确计算行军路径与时间确保战术真实性。同盟协作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,通过共享视野和联合驻守形成立体防御体系。注意迁城至前线资源密集区可缩短器械行军距离,利用军营、港口等中转点能加倍行军速度,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少器械暴露在危险区域的时间。
最终需明确,器械保护是贯穿侦查、行军、交战全流程的系统工程。每次攻城前应充分侦察目标城池防御部署,合理规划行军路线与时间节点。战斗中要实时监控敌方援军动向,及时调整主力与器械的配合节奏。战后需快速补充器械兵力以保证持续作战能力,这些细节共同构成高效保护器械的完整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