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航舰的燃料载量直接影响舰队的续航能力与战术灵活性。燃料系统通常由引擎类型、仓储容量及巡航速度共同决定,不同型号的护航舰因设计定位差异,燃料载量存在显著区别。例如基础型护卫舰的燃料仓储容量约为1800单位,而重型登陆舰因需搭载攻城无人机,仓储容量会进一步压缩至1500单位左右。部分支援型护卫舰虽牺牲部分仓储空间用于维修或生产功能,但通过装备扩容模块可提升约20%的燃料储备。

当舰队在已探明曲率的计划圈内行动时,曲率速度可达5000单位/小时,燃料消耗仅为常规巡航模式的30%。但若执行长途奔袭或跨星系作战,仍需依赖前哨指挥中心的燃料补给节点。战术层面上,携带仓库舰能提升单次补给量,减少往返频次,尤其对依赖持续作战的防空编队至关重要。

武器配置对燃料载量的影响不可忽视。搭载导弹系统的护航舰需额外分配燃料用于武器冷却,例如静海级导弹护卫舰的联合火炮系统每轮齐射将消耗3%燃料储备。而装备能量武器的舰船则通过降低物理弹药负重换取更多燃料空间,这种设计常见于极光级等高速护航艇。技术值强化中的燃料优化选项可缓解该矛盾,但需以牺牲输出或防御属性为代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