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雷的投掷距离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投掷角度、角色姿态、地形高度差以及操作方式。默认情况下,手雷的抛物线轨迹决定了其最大飞行距离,而低抛模式会进一步缩短投掷范围。45-60度是最佳投掷角度,超过或低于这一范围都会减少有效距离。角色在奔跑状态下投掷可略微增加初始速度,但跑动时间过长反而会影响抛物线稳定性。低抛模式通过鼠标右键触发,适合贴地滚动攻击掩体后的敌人,但代价是牺牲远距离投掷能力。

手雷的爆炸时间机制也是限制投掷距离的关键因素。拉环后默认为5秒爆炸,玩家需根据目标距离调整捏雷时间。远距离投掷需要提前2-3秒拉环再抛出,确保落地即爆,而近距离作战则需缩短捏雷时间至1秒内。若未合理计算时间,手雷可能在飞行途中空爆或落地后留给敌人过多反应时间。投掷线的红色抛物线虽能辅助瞄准,但其末端常因障碍物遮挡失效,需依赖环境参照物估算落点,进一步增加了远投的难度。

地形差异会显著改变手雷的实际投掷效果。从高处向低处投掷时,重力加速度会延长飞行距离,需适当减少力度;反之,从低处向高处投掷则需增加力度并采用高抛模式。室内环境中,墙壁和天花板的反弹效应可能覆盖死角,但反弹路径的不确定性会降低远投精准度。狭窄空间内,玩家往往被迫使用低抛模式以避免自伤,这也解释了为何房区作战时手雷多用于近距离压制。

操作习惯和战术选择同样制约手雷的投掷距离。连续投掷时,第一颗雷用于逼迫敌人走位,第二颗雷预判其移动路径拦截,这种战术通常限于中近距离。攻楼时破坏门板制造投掷通道虽能扩大覆盖范围,但破门动作会暴露位置,迫使玩家改用更隐蔽的低抛方式。手雷携带数量有限,过度储备会挤占背包空间,玩家往往优先确保近距离作战的可靠性,而非追求远距离高风险投掷。
若手雷具备超远投掷能力,其范围伤害特性将破坏战斗节奏,因此系统通过物理引擎限制抛物线弧度与初速度。这种设计鼓励玩家综合运用投掷物,而非依赖单一武器。实战中,精准的中近距离投掷配合枪械压制,比盲目追求远距离轰炸更具战术价值。